《西方现代思想讲义》一场观念的探险


    看这本书,源自B站里刘擎老师的《20世纪西方思想文化潮流》课程, 被他讲述的内容深深的吸引,后来发现了这本书。就像课程里说的,这门课是“让你获得一次能够对自己生活的时代、社会环境、周边的人以及自己的思想进行反省和思考的机会”。帮助你学习怎么做一个“清醒的现代人”。内容比较多,收获也挺大的。

    书本开头导论讨论了书名的2个关键词,“思想”和“现代”。我们常常错误的认为思想和现实貌似是2种分离的东西,像是一对反义词,但恰恰是“现实离不开思想”,思想观念是人的社会实践行动的驱动要素。现代这个词再平常不过,但是什么是现代?它有两层含义,第一层就是字面意思“当下的时代”,第二层,在思想观念方面,对当下新颖性的敏感,是指一种新的时间意识、历史观。“现代”这个词语很晚才出现,很久以前人们并不关心“当下的时代”,认为“当下的时代”不过是以往时代的延续和重复。但是到了文艺复兴以后,西方社会发生了剧烈变动,人们对“当下的时代”表现出来越来越强的敏感,认为“当下的时代”不在是以往的延续和重复。人们开始怀疑并且挑战传统,自觉地面向未来、创造历史,也就是“古今之变”。“古今之变”,古代和现代到底哪里不一样?第一,过去我们更重视事物内在的客观价值,现在个人主观赋予的价值变得极为重要,有时甚至能压倒其他一切标准,就像现在只用一句“我喜欢”就够了。第二,人们观念中的自然秩序被理性打破了,共同的“神化”消失,我们有了自由,但却没有了共同的准则,陷入混乱和迷茫。第三,“理性”替代了“神话”,自然的秩序被打破了,我们建立起了理性的新秩序。“古今之变”,这导致了2个难题,第一,人们不在相信神、传统、天道,那我们应该信仰什么?第二,我们建立了理性的新秩序,自然等级已经被瓦解,我们相信人人都是自由平等的,那么谁应该来统治谁?

     探险的旅程,从德国社会学家马克斯·韦伯开始,他标志着现代思想的成年,开始看清现代,反思现代。主要讲了他的三个核心的命题,“世界的祛魅”,“诸神之战”,“现代的牢笼”以及一个重要的概念“工具理性”。什么是“世界的祛魅”呢?就是人对自然世界的认识发生了改变,以前人对自然有一种神秘性,后来被去除了。理性的力量驱散了神秘的魅惑,先针对迷信,再针对宗教,人们失去了默认选项。但是祛魅之后,现代人怎么重新建立终极价值和生命意义呢?这就引出了第二个命题“诸神之战”,科学理性成为了现代社会的主导思想,但是它只能作用在事实判断上,在价值判断没用。事实判断有一套客观标准去判断,就是科学理性,但是价值判断没有统一的标准,就像梨子汁甜不甜,这个是确定的,但是杭州好,还是北京好,这个每个人的答案都不一样。在古代,因为我们相信世界有一个统一秩序,相信终极答案是存在的。但是祛魅之后,我们知道物质世界就是物质世界,没有什么神秘的终极答案。现在我们做价值判断,依据的是个人自己形成的一套价值标准,没有统一的衡量标准。这就导致了价值多元化的困境,我们虽然有很大自由,但是我们没法确定我们做的对不对,科学理性打破了传统价值规范,却没有建立起新的价值标准,不同价值观之间发生冲突。

      “工具理性”是什么呢?韦伯认为,人类理性可以区分为2种不同的类型,一个是工具理性,一个是价值理性。工具理性就是,找到做事的手段,判断达成这个目的的手段是不是最优的。价值理性是考虑目的,判断要不要做这个事。工具理性有客观的标准,可以普遍化,而价值理性没有公认的标准,难以普遍化。这就导致了在现代化过程中,工具理性大行其道压到了价值理性,导致了现代社会高度重视理性计算、永无止境地追求高效,社会制度的官僚化。韦伯的“现代的铁笼”论断也浮出水面,社会越来越呈现出机器的属性,人被“非人化”,被看作是机器的零件。造成了片面化的社会文化,和片面的社会关系。但是可以打破这个“铁笼”吗?韦伯清醒的认识到铁笼一方面禁固了人的灵性,但另一方面也保护了我们。没有这个铁笼,就没有现代优越的物质条件,以及现代文明。如果找不到替代方案,打破铁笼,只会让我们陷入更糟糕的境地。

    第二章,讲述的是前面说到的“古今之变”导致的第一个难题,现代人的“信仰危机”。介绍了3位思想家,尼采,弗洛伊德和萨特。尼采认为形而上学的思想都是虚假的。从“上帝死了”说起,刘擎老师认尼采的“上帝死了”,意思是人们用虚假的教义去理解救世主的启示,最终让这个信仰变得不可信。在这个意义上,是人杀死了上帝。人们陷入了虚无主义之中。那人们应该怎么面对虚无?尼采给出的答案是他的“超人学说”,“超人”掌握的生命本身的强健力量,是人唯一拥有的真实的东西,也是人战胜虚无的武器。用生命本身的力量创造自己生命的意义。尼采还有一个著名的断言“没有事实,只有阐释” ,“人生本无真相”,客观的事实真相可能根本不存在,视角决定了事实。但是比如北京在上海的北边,不是真相吗?视角主义怎么解释?尼采认为这只是一种合理的错觉,因为人们在这些问题上具有共同的视角,得出一致的解释。刘擎老师认为视角主义教育我们的,不是分裂的必然,而是谦虚的必要。这一章第二站来到了弗洛伊德,他宣告了“理性人”的死亡,发现人类心理结构中纯在一个黑暗地带,叫作“无意识”。创立了精神分析学说,“本我”,“自我”和“超我”。

      第二章最后一位,萨特,存在主义思想的代表人物。读到这里,惊叹于他和波伏娃传奇般的“婚姻”。萨特的思想中有2个重要的观念:自由选择,积极行动。这2个信念的起点却是“虚无”。 从“存在就是虚无”推出“自由 ”和“行动”。人和物的区别在于有没有意识,可意识是什么?有句话“意识总是对于某物的”,但是意识本身是什么呢,萨特认为,如果“意识总是对某物的意识”,那么意识本身就什么都不是,意识本身就是虚空。如果人的存在就是意识,而意识本身有是虚无的,那么人的存在就是虚无的,它的本质“有待形成”,这就得出来“存在就是虚无”这个命题。本质就是一片虚无。但是人厌恶虚无,厌恶虚无背后的缺失和不确定性,所以我们总是需要去填满自己的虚无,去获得某种本质。正是因为没有预先的本质,所以我们能够自由地行动。但是自由不是轻轻松松的好事,它还有严酷一面。就要说到萨特2个著名的观点:第一,自由选择是很沉重的负担,第二,“他人就是地狱”。自由为什么是负担呢?因为,选择必定会带来后果,没有人可以为你承担选择的后果,你必须独自承担你所有的选择,独自承担自己的生命,就像《不能承受的生命之轻》这个书名。“他人即地狱”是什么意思呢?萨特认为人要维护自己的主体性,所以人与人之间一定会为了争夺主体性而斗争。每个人在和他人相处的时候,都想把他人变成客体,以此在维护自己的主体性和自由。但是我们生活在一个有他人的世界里,每个人都是自由的,我们不可能实现那种理想的共同自由。这是不是有点绝望?存在主义是绝望的哲学,但又是希望的哲学,希望在我们的自由之中,在人的无限可能中,我们永远有改变的潜能,不必服从任何注定的命运。就像刘擎老师说:“看清真相,继续战斗”,人是徒劳的激情,人注定孤独,但那又如何?既然可以选择,那么就去选择,然后为选择负责,其它没什么可说的,我们都是手推巨石的西西弗斯,是幸福的,因为“登上顶峰的斗争足以充实人的心灵”。

     第三章,标题是“20世纪的教训”,讲述的是前面说到的“古今之变”导致的第二个难题,社会困境。印象最深的是阿伦特的“恶的平庸性”,丧失思考能力所犯下的极端罪恶,这是一种没有残暴动机的残暴罪行。阿伦特主张,传统的道德法则和教化已经不能促成真正的道德思考。道德的真正含义不是循规蹈矩,而是做出自己独立的是非对错的判断。但是“独立”不等于“正确”。你必须为自己承担全部责任,所以这是现代社会公民的格外艰巨的道德任务。第三章还提到了一位思想家,也是一位科学家,波普尔,他提出一个理论算不算科学理论,需要满足“可证伪性”。他的基本哲学思想“批评理性主义”,简单的说就是“人类有理,理性有局限”,人类的办法总是不完美的,我们总是能够向前迈进,但又永远无法抵达绝对的真理。要警惕科学的自负和决定论的危险。这章还讲到了自由的含义,柏林把自由分成“积极自由”和“消极自由”,就是一个是我想做什么,我就去做,一个是我不想要什么,就可以不要什么。我们要警惕概念魔术,用积极自由的理论把“强制”变成“真正的自由”。马尔库塞认为,还有一种比“强制”更加危险的控制方式,“舒适的”不自由,因为这种不自由太舒适了,人们很难察觉。也就无从反抗,结果就是深陷在控制之中无法自拔。它依赖于“贿赂”,比如广告,广告把产品和“生活方式”,“自我形象”绑定在一起,通过各种媒体话语,深深地植入你的潜意识中。于是,很多时候你在你不需要的东西付费。马尔库塞还提出了“单面人”的概念,在资本主义社会中,在工作、生产、消费的循环中,人陷入了单一的生活模式——如何赚钱然后如何消费,我们的“自由”都困在一个单一的生活模式和思维模式。人只是在这个无尽的循环中打转而已。他呼吁真正的社会变革,揭露资本主义这场贿赂的真面目,摆脱资本主义的异化,去争取经济,政治和精神的全面自由。

    第四章,讲述的是自由主义及其批评者。自由主义在现代的发展中遭遇了越来越强的平等主义的压力。也就是说,自由面对着来自“平等”的挑战。必须平等兼顾自由和平等这两种价值。自由、平等、多元,就成为了现代世界无法逆转的基本条件。桑德尔认为道德个人主义是错误的,他提出了“社群主义”,强调,“个人是社会构成的”,先有社群,社群造就了人。’人类是一种“讲故事的存在”。如果你要回答“你是谁?需要什么以及想做什么?”诸如此类的问题,那么答案就在你的故事之中。只有讲通了自己的故事——理解自己成长的过程,以及这些经历如何形成了你的目标,后来又发生了什么变化——你才能真正回答这些问题。但是任何一个人的故事,从来都不孤立的个人故事。离开了社会关系的塑造,你就讲不通自己的故事。’ ,以及“做出一个“有意义的选择”意味着什么呢?就是这个选择能够让你更好地、更连贯地讲明白自己的故事。”这2段话给我印象很深。这章最后讲到哈贝马斯,他提出“交往理性”,人和人之间需要交流,分成2种,一种是“策略行动”,你的言谈只是要达到特定的功利性的目标,比如比如打赢一场官司,把意中人追到手,这些都是策略行动,这时候你用的理性就是“工具理性”,另一种是“交往行为”或者“商谈行动”,“沟通行动”,是为了真正理解彼此而展开的对话。这时候就需要用到“交往理性”。哈贝马斯认为“交往理性”运用的条件首先就是“言谈的有效性”有四个条件,可理解、真实、正当和真诚,其次是交谈需要的“理想言谈情景”,保证所有参与者,能够平等地、自由地展开理性的讨论。最后一章,标题是后冷战时代的争论。究竟是文化决定制度,还是制度改变文化。福山认为世界各国的制度会趋同,变得大同小异。而亨廷顿主张冲突不会结束,只是改换了类型,转变为文明之间的冲突。

    探索的路程很漫长,最后很喜欢补充讲解的一句话。如果说人生是电影,那它很大程度上像是王家卫导演的电影:有一个大概的纲要,在此基础上不断修改、充实,除此之外还必定有很多即兴的成分。人生很漫长,“看清真相,继续战斗”,我们都是手推巨石的西西弗斯。